发布时间:2009-06-18 16:20:59  被阅览次数:2054次
  

碧树沈沈作晚凉,一蝉声入玉兰堂。

节交秋半风犹热,客到闲时砚转忙。

琴社已曾逢贺若,药钱无处与韩康。

试看古院疏桐月,移过楼西照海棠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其一)

既爱青山又爱僧,上方频策过眉藤。

烹泉脉脉怀桑苎,斫鲙年年梦季鹰。

身过岭来如再世,客随云散只孤灯。

胸中自有阳秋笔,岂要名为众口称?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其二)

这是清代诗人刘大观《秋日杂感四首》中的两首。刘大观(1753—1834),字正孚,号松岚,别号斥邱居士。河北邱县人。时任广西天宝县令,因父丧“丁忧”在家。这两首诗,就是写他“丁忧”时期(清制,官员父母亡故,要离职在家守孝三年)的赋闲生活。

第一首,作者由人居环境入诗,“碧树沈沈作晚凉,一蝉声入玉兰堂”,轻松悠闲地切入主题。初秋已过,在庭中茂密的树荫下,觉得有些凉意了,蝉声进入客堂,凭添了些许寂寞之感。但是,“热老虎”是不肯轻易推出的,虽然已近“秋半”,午间的风依然带着几分暑热。尽管如此,作为诗人,比起挥汗如雨的夏季,染翰案头,也舒服多了。“客到闲时砚转忙”,刻画出诗人潇洒、勤奋、超脱、俊逸的心态。他浮想联翩,“琴社已曾逢贺若,药钱无处与韩康”,是说他想到自己经常弹奏的琴曲《贺若》,由唐代琴师贺若夷创作,这贺若夷创作了那么多琴曲,为古今琴社增添了光彩;他想到东汉药工韩康,三十多年采药、买药,口无二价,汉桓帝请他做官时,他却逃遁隐居了。这贺若夷、韩康才算得上世外高人啊!感叹之余,用“试看古院疏桐月,移过楼西照海棠”结束全诗。这首诗首尾照应,清新自然,写意深沉悠远,用典天衣无缝,是他“丁忧”生活的真实缩影。

第二首,首句“既爱青山又爱僧”,就开诚布公的阐述心扉。爱青山,是说明对自然环境,对社会,对人生的爱怜之情;爱僧,是对僧人无欲无求生活的景仰。古代知识分子在性格上往往带有两重性,一方面追求高官厚禄的地位和名声,想在自己的官位上作出政绩。一方面羡慕出家人、隐居者那种恬淡、闲适的生活。这种性格上的矛盾在古代诗作中反映甚多。刘大观也不例外。他一面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思考问题:“烹泉脉脉怀桑苎,斫鲙年年梦季鹰”。“烹泉”即煮茶,饮茶时想到农人耕作之苦。苎,一种麻。这里的桑苎,代表农业生产的过程。“斫鲙”即杀鱼吃,吃到味道鲜美的鱼时,想到渔民捕鱼的不易。“季鹰”当是捕鱼的鱼鹰,这里泛指渔民。另一面,从“爱僧”出发,感叹僧人寂寞、凄苦的生活和超脱无为的境界:“身过岭来如再世,客随云散只孤灯”。一旦进入“山门”,就到了另一个世界,没有家庭,没有父母妻小,没有私产。每日在川流不息的善男信女散去后,只与青灯古佛相伴。然而(至少在眼下),这不是作者的追求,“胸中自有阳秋笔,岂要名为众口称”,才是作者的真正情怀。阳秋,即春秋(东晋简文帝司马昱母郑后名阿春,因避讳春字,故将春秋写为“阳秋”)。作者自以为有挥洒春秋之笔,何愁建功立业?同时,自己虽然暂时赋闲在家,凭自己的才识和本领,一定会飞黄腾达的,何必现在就让人众口称赞呢?这首诗,作者借“既爱青山又爱僧”的表象,表达了自己不甘人下的高怀、深挚和自信,是作者力量和信心的委婉宣示。

后来发生的事为作者自己的信念作出了佐证。“丁忧”解除后,他先后升任奉天宁远(今辽宁兴城)知州、山西河东兵备道、陕西布政史等职,在仕途上构筑了辉煌。在文学上,他与当时文坛名家刘墉、程伟元(与高鹗同续《红楼梦》)、敦诚(曹雪芹密友)及著名诗人张问陶(船山)等有密切的交往,互赠诗文很多。并著有诗集《岭外集》和《玉磬山房诗文集》十多卷。